在最近关于精神病收治问题的公共事件中(抱歉我无法直接说出来,怕涉及敏感),尽管官方已经做了说明和澄清,但并没有消除民间的质疑声音。
这也是近些年来,很多公共事件的一种常态,也就是说,无论官方如何解释,似乎都难以服众。因为官方的说明总是存在两个问题:
第一,在关键情节上往往语焉不详、模糊不清,导致公众关注的最重要细节,总是无法得到澄清;
第二,官方公告的措辞,总是试图淡化其中的冲突和问题严重性,因而激发出公众的不满情绪。
前者,是最常见到的一个问题,也是几乎所有公共事件都存在的问题。公众最关心的明明就是那一两个细节,比如监控为什么坏了,或者当事人到底是否自愿签过字了,等等,但在这些情节上,又最无法拿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证据。
这就导致在很多时候,官方的公告有了一种“越描越黑”的感觉。因为公众总是“不惮以最坏的恶意”去揣测公权力,而公权力也有着掩饰真相的强大能力,所以有时候可能即便公权力的说明是真实的,也依然无法带来“真实”的感觉。
所以,近些年来的公共事件往往是这样一种发展路径:事情局部产生舆论,在某个节点开始严重发酵,舆论形成高潮以致公权力不得不站出来进行公告说明,公众不相信公告导致质疑声不断,公权力采用蛮力将舆论压制下去,等于这事情就结束了。
最后一点他们当然可以做到,甚至可以说,他们有能力在任何时间任何事情上做到这一点。
但结束舆论不代表民意的结束,之所以公权力会在意所谓的“舆情”,也是因为他们会在意公信力这个东西。
但也正因为这一次又一次的“解释+不信”的循环,导致公信力不断受损。可以说,公信力掉入了一个陷阱之中,而这个陷阱,恰好又是公权力自己挖下的坑。
其实,公共事件当中的舆论、谣言等情况,并非中国独有,在全世界社交媒体兴起之后,这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。在一些公共事件中,网友们总是难免会“吃瓜”,人多嘴杂,肯定各种说法都有。
在以往的传统媒体环境中,媒体发挥了几乎全部的监督作用。因为记者的天然职业追求、新闻行业的天然职业准则,媒体总是有一种探求真相的冲动,而不惜冒险和行走在法律边缘,试图获取一些真实的线索,以反馈给公众,同时监督权力。
但现在传统媒体的监督作用已经越来越弱,甚至有过央视记者被推搡的事情发生,可见媒体的环境已经严重恶化。
在这时候,幸亏有互联网这个平台,很多当事人都会选择直接在网上爆料,一些公共事件的现场视频也会流传到网上,导致舆论在一瞬间爆炸。
最近的公共事件,当事人就自己发了视频吐槽她所遭到的不公待遇,才逐渐引起了网络注意。
此前的唐山打人案也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,当视频摆在人们面前,愤怒的公众就一定会参与到评判当中去。
然而这时候,往往会有一个特点,就是“已经流出的视频基本不管,但当事人绝对不会再出现于公共视野”。
这就是问题关键之所在,也是“公信力陷阱”之所在OB电竞,,即,公权力在公共事件发生之初,会接受事件已经成为热点的现实,但很快他们就会形成一道“信息屏障”,让事情停留在公众所看到的那个阶段,至于新的进展,就没有人再知道了。
在一些事件中,有网友前往实地探访当事人——这其实已经取代了媒体的监督作用,但他们往往会有非常危险的遭遇,或者他们自己也遭遇噤声。
在媒体采访缺失的情况下,事件的一切信息根本无法继续流出,这时候官方会以“调查不便透露”的名义,阻止信息的透明。
但这已经完全违背了信息透明原则和公开的原则,因为即便在调查中,媒体也有权利去询问事情的当下进展,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和不违反司法程序的情况下,也是可以采访当事人的。
但在很多公共事件中,公众根本就不可能再看到当事人一眼。即便官方通报发出,当事人也不可能再露面,更不可能对公众说话,或者接受采访。
如此复杂的事件,又岂是通报的几十个字所能展现全貌的?在粗糙和追求“和谐”的语言当中,公众只能自己去想象事情的真相、去填补那些信息的空缺,所谓的“谣言”也就在所难免。
所以前面说,“公信力陷阱”是公权力自己挖的坑,因为他们选择了不透明、不公开,那么细节就不可能让公众真正信服,公信力缺失也便成了一种注定的结局。
公信力就像一种“信用分”,随着它一点点削弱、减少,所带来的问题也将会不断增加、严重。
一次公共事件可以就此消失,但次数多了,当人们的记忆不断累加,总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不信任感。到了那时候,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对权力的信任,更是整个社会凝聚力和信心的涣散。